前東家最近宣布了個消息,說下月起公司將有3位盲人按摩師進駐,歡迎各位同仁多多利用此項服務,紓解身心壓力。剛開始,前同事挺開心地在臉書上分享這個訊息,讀了還真讓人覺得實在是個幸福企業啊!然而才沒多久,前同事自己就發現問題來了:這項設在辦公室裡的按摩服務,上班時間誰敢去?若說待休假日再去享受,前東家位在荒郊野外,專程跑一趟未必划算。
另有一個金融業的朋友,最近公司辦了員工旅遊,利用周末時間北台灣觀光區一日來回。明明該是項福祉,大家卻都是抱著假日加班的心情參與,因為這項活動不能攜眷、不可缺席、不時點名。搞得習慣周末安排家庭活動的同事,不得不拋家棄子;而早上遲到沒趕上遊覽車的同事,還得自行搭火車轉小黃中途加入,根本談不上是一次開心的旅遊。
其實也不只這2家公司,網上隨便扒一下文,都不難看到有人抱怨,無論是發放了難用又強迫消費的禮券,或是尾牙抽獎時摸到超不實用的贈品,公司總是會想出一些美其名為福利,實為雞肋,甚至擾民的措施。而事實上這還未必是真從體恤員工的角度出發:前東家的盲人按摩服務創舉,後來就有主管自爆,其實是因公司要符合法定的殘障員工雇用比例,讓同仁紓解身心壓力,是附帶效益而非主要目的。
不久前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有一段談話,在網路上被瘋狂轉載,他說,員工離職的原因林林總總,其中只有兩點最真實:錢,沒給到位;心,委屈了。回到上述兩個例子,讓我想到,談到教育,總聽到大家反對填鴨;談到管理,這種填鴨式的福利,對員工而言恐怕也是弊多於利。然而很多企業主顯然沒想清楚這點,只覺得有給,就好,就夠,卻不思考這到底是不是員工想要或需要的。時間久了,人員的流動率總可以看出端倪的。
當缺工成了台灣產業的下一個挑戰,當老闆的應該也要認清了,職場就如市場,員工也和消費者一樣,不找出他們真正的需求,填鴨式的福利終究留不住人才的。
內容引用來源
http://news.msn.com.tw/news3667507.aspx
留言列表